随着电子商务业务的爆发式增长,催生了智能物流产业的迅猛发展,为了给消费者带去更好的消费体验,就必须提供更快的配送服务,这就催生了对仓库、物流和配送解决方案的需求。以自动化物流系统来看,预计至2020年国内的自动化物流系统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未来几年行业增速有望保持15%以上。
目前,我国网络零售额已经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2%,未来电子商务整体还将保持在一个快速发展的区间内。阿里研究院预计,到2020年,整个网络零售将会超过10万亿元,社消零售总额占比将超过20%;5到8年之后,全年包裹量将超过1千亿件,届时电商物流从业人员将超过500万人。
可以预想,当人工成本超过机器成本之时,大规模迭代就会迅速发生。在仓储、分拣、干线运输和末端配送上,很多企业都开始了自动化实践,例如亚马逊在仓储运营上投入应用的KIVA机器人;顺丰、通达系开始投入的全自动分拣中心;DHL、UPS等试验试点的无人机配送项目;英国STARSHIP试验的末端配送机器人等。从现状来看,仓储分拣等智能机器人已经进入实际应用阶段,末端配送还需时日,不过,末端配送才是主要物流成本产生环节。
未来,工厂生产需求稳定的标准产品,物流将逐渐向仓配模式转型,社会化物流必然会面临交易成本难题。未来的电商平台可能会有1000万的商家,几百万人的社会物流实际操作者,如果没有协同和联动机制,是无法想象的。而这个联动机制不仅仅是技术的、数据的,更应该是规则的、机制的,通过一系列统一的规则,将作业流程、行业服务、主体责任进行标准化和有效化。
并且皇家物流深圳国际快递公司可以看到,阿里巴巴、京东、亚马逊电商巨头的自动化布局,智能化物流系统的研发和体系的建立将越来越成为今后电商和物流业竞争的关键。而在市场细分日益精进的当今,电商企业的物流也在向着不同方向发展,有的关注终端、有的依靠大数据、有的在线上线下综合发展,各自不同的“生态圈”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