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5-29801942

请输入登录信息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新闻中心->行业新闻->重庆自贸区为何瞄准内陆国际物流通道?

重庆自贸区为何瞄准内陆国际物流通道?2016-09-18

根据《总体方案》,重庆提出了六个目标来对接国家赋予的任务,即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任务,力争建成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高端产业集聚、金融服务完善、法治环境规范、带动效应明显的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
 
同时,重庆将建三个“中心”,即内陆国际物流中心、内陆服务贸易中心、内陆功能性金融中心,并成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互联互通重要枢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支点和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先行区。
 
皇家物流深圳国际快递公司注意到,重庆在物流产业上的定位在七年间了“三易其稿”。
 
2009年,重庆市提出,到2020年,物流业将成为重庆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建成中国西部地区物流中心。2015年1月的,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此间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称,重庆将着力构建国际物流枢纽。而在此次《总体规划》中,重庆在物流上的发展定位由“枢纽”,变成了“中心”。
 
事实上,重庆在物流产业上的定位改变,和国家政策关系密切。重庆提出建设“西部物流中心”的背景,是2008年,国务院批准将中国内陆第一个保税港区设立于重庆,以及2009年《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意见》中,将重庆设立为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
 
而2015年重庆从西部物流中心,调整为国际物流枢纽的背景,则是当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先后被提出的背景下,重庆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明显。
 
对此,重庆市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马晓燕称,重庆位于全国综合交通网中包头至广州南北大通道与沪汉渝蓉东西大通道的交汇点,同时重庆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Y字形大通道联连接点上,具备承担长江上游战略支撑点和向西开放枢纽作用的良好交通基础。
 
而2016年重庆“内陆国际物流中心”的定义,则不仅是因为获批自贸区,同时也因为在2015年底争取到了中新政府间第三个合作项目的落地。


而从目前的情况看,无论是《长江经济带规划纲要》提出的“发展多式联运”,还是重庆自贸区总体规划提出的构建“内陆国际物流中心”,新加坡都将是一个重要的推手。
 
在中新重庆项目落地之初,中新两国便约定将在“互联互通”领域取得突破,而其中便包括了资金、信息、物流等多方面的畅通。
 
受访的重庆当地学者称,在自贸区的背景下,中新重庆项目所涉及互联互通将获得更大的探索权限和空间。
 
进一步讲,重庆在“多式联运”以及“内陆国际物流中心”的发展方式,可以概括为“一港口、一园区、多通道”。
 
“一港口”,是指第三代现代化内河港口——重庆果园港,果园港不仅是拥有国家级铁路、公路、水路多式联运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亦是重庆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重要载体。
 
目前,该多式联运的试验班列已经完成,而重庆此举的最终的目的是,未来欧洲到马来西亚、韩国、日本、台北、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商品,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最快速的空铁联运,最终形成以重庆为中心,连接东南亚的内陆国际物流中心。